摘要:20世纪80年代以来,现代服务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随着高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,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。
但是,在发展过程中,仍然没有出现总量严重不足、比重小、产业发展不平衡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、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过度、竞争过度等问题。针对这些问题,本文提出了促进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。关键词:现代服务业;发展问题;对策现代服务业是指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为标志,以现代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服务模式改造传统服务业,构建市场需求,引导消费,从社会获取高附加值、高层次、知识型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现代服务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随着高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,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,但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。1.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(1)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,服务功能不断增强。近年来,吉林省现代服务业保持了缓慢的发展速度。
2004年,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1233.6亿元,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551.1亿元,分别占GDP的17.7%和服务业的44.7%。到2007年,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为2025.4亿元,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960.8亿元,分别占GDP的18.2%和服务业的47.4%。
近三年来,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0.5个百分点,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2.7个百分点,成为吉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目前,吉林省已经进入服务业比重快速增长的时期。房地产业、信息传递、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、社区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,科技、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,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更加显著的作用。
(2)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,2007年大部分行业增速低于服务业。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2004年下降409.7亿元,三年平均快速增长20.4%,比GDP增长慢1.2个百分点,比服务业慢2.4个百分点。从行业来看,住宅服务业等服务业增速最慢,2004-2007年三年平均增速约24%,比GDP增速慢4.8个百分点,比服务业慢6个百分点;其次是教育行业,2004-2007年三年平均速度约为22.7%,增速比GDP增速慢3.5个百分点,比服务业慢4.7个百分点;三是信息传递、计算机服务、软件产业。
2004-2007年三年平均速度约为22.1%,增速比GDP增速慢1.9个百分点,比服务业慢3.1个百分点。其次是租赁和商业服务、公共卫生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、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,增长速度都快于GDP和服务业。而金融保险、房地产、文艺、体育娱乐的发展更为先进。
(3)现代服务业比重下降,内部结构逐步优化。随着吉林省经济发展缓慢,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,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再次发生重大变化。
而传统服务业的总量为 同时,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下降。2007年,信息传输、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为6.4%,比2004年下降0.6个百分点;教育行业发展缓慢,比重较2004年下降1.1个百分点。
居民服务业等服务业下降0.7个百分点。其他行业,如租赁和商业服务、公共卫生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、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,也按比例下降。这些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下降,逐渐改善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。
(四)现代服务业成为降低低收入的主要渠道。由于服务业面广、领域长、劳动强度低的显著特点,以及门槛低、回报慢、风险低的优势,在降低低收入、促进创业、经商等方面是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。
近年来,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,有效缓解了吉林省低收入的压力,彻底改变了就业者的素质,提高了技术文化含量。2.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不存在的问题(1)总量严重不足,比重略小,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。
现代服务业代表着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,其比重要求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业的整体水平。目前,在世界GDP总量中,服务业产值已达到60%,其中一些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已占GDP的70%,有些类似的为80%。从本质上说,世界经济是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导的,已经进入了“服务经济”时代。
但吉林省现代服务业总量仍偏高,占比小,发展领先于整体经济。2007年,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8.2%。然而,吉林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,传统和消费服务业仍处于主导地位,而房地产、金融、保险等低技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。
从2004年到2007年,吉林省金融、保险和房地产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.8%和16%,分别比服务业的增长率低0.2和2个百分点。(二)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从吉林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,生活型服务业发展缓慢,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缓慢,与繁荣省份相比没有一定差距。2007年,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2.0%,高于吉林省经济总量,仅为广东的十分之一。
目前,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许多经济强省的支柱产业,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大大增加。以辽宁和广东为例,其生产性服务业在2007年分别占全部服务业的34.0%和38.6%,分别比2005年高出0.2和3.9个百分点,而吉林省从2005年的32.4%上升到2007年的31.9%,高出0.5个百分点。2007年,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比辽宁和广东低2.1和6.7个百分点。
与这两个经济强省相比,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规模较小,而且发展较快。与2005年相比(不考虑价格因素),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快速增长18.9%,与辽宁省基本持平,高于广东省同期24.8%的增长率。2007年,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31.9%,而辽宁省为39.8%,广东省为54.4%。(3)现代服务业市场过于对外开放,竞争过于充分,不受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现代服务业中,除住宅服务业、房地产、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外,其他行业的国有投资占比很高,其中,广播电视、电影、保险、邮电、铁路运输、航空运输等行业占比超过90%。
过度垄断导致商业实体单一,缺乏风险竞争意识,服务业扩张力度有限;也阻碍了大量民间资金向服务市场转移,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吉林省服务市场的发展。第二,一些地区缺乏支柱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来引导行业发展。吉林省物流企业中,90%以上是中小企业,只有5户的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,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集约化经营的跨国物流集团。
大多数信息服务企业年收入严重不足500万元,从业人员严重不足100人。第三,缺乏现代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机制。在物流领域,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行业的比例接近一半,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仓储运输服务水平,无法获得单一或分段的物流服务,无法根据现代物流行业的排斥获得全方位、全过程、一体化的服务。
商业流通领域大多采用传统运营模式,涉及价格战和无序竞争。
本文来源:开云官网手机登录-www.hzhsdm.cn